促进中国家庭消费增长16%!移动支付成拉动内需新引擎
10月11日,由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及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共同发起的“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移动支付不仅促进了居民消费,且推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
据介绍,这项研究的数据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通过最新数据分析发现:移动支付可促进中国家庭消费增长16.01%;与此同时,显著改变了消费结构,使得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比)降低1.65%,教育、文化、娱乐等发展型消费大幅增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移动支付使得农村居民及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增速及消费升级趋势反超了城市居民及高收入群体。 这项新的研究显示:移动支付使得农村地区的消费增长22.10%,城市地区增长12.79%;移动支付使得农村地区的恩格尔系数降低2.28%,城市地区降低1.20%。相对于城市家庭,移动支付对农村家庭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
而从收入水平差异来看,对低、中、高收入组家庭:移动支付分别促进消费增长22.81%、16.50%和6.04%,与此同时,促使恩格尔系数分别降低1.16%、1.73%和0.70%。移动支付对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提升作用明显,对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费结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
“在偏远、落后及商业金融服务难以触达的地区,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普及程度不如城市,金融抑制现象更为严重。移动支付的普及,更好地满足了居民多元化的支付需求,并带动消费金融等服务的普及,释放了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胡滨表示。
“移动支付在中国的迅速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家庭的消费习惯。移动支付为电商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降低了线下交易成本,带来了消费便利。因此,移动支付不仅带动了消费总量上涨,也改变了家庭消费结构,促进消费升级,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导这项研究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尹志超分析说。
香港大学冯氏讲席教授、亚洲环球研究所主任陈志武表示,这一结论对研究中国目前的经济转型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编辑:梅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 6000mAh大电池+高频骁龙865 华硕ROG游戏手机3现身蓝牙SIG认
- 不满美政府要求:Twitter/Reddit提交法庭之友书状
- [图]Office Insider更新:可用Surface Earbuds切换PowerPoi
- 4S店如何突围?喜推智能营销系统加速线上购车落地
- 官方详解UOS与Deepin OS区别:UOS是商业版
- 相比居家隔离 中国式集中隔离可再减37%新冠感染
- Apple Watch帮助肯塔基州一女士检测到了早期的心率异常
- 自动驾驶迎“混战”:商用道阻且长 收购先行一步
- Intel展示“天父级”GPU:核心面积2.6倍于10核酷睿i9
- 新加坡科学家开发填充了吸热/挡光液体的“智能窗户”